主題 | 時間 | 中華民國史 | 2004/3/16 下午 01:43:32 |
內容 | 國民黨王朝在『中華民國』史上,共五
帝,凡八十九年
孫高祖
大半輩子都在搞革命,建立『中華民
國』,
是謂『高祖』當之無愧. 歷朝歷代皆是如
此.
建國者為祖.
蔣武帝 介石 --
繼位後,大半輩子都在打戰,故約『武
帝』?
(此處『武帝』不是指武功高強)
*意見:依照史記中的諡法: 武字有武功
鼎盛但又窮兵黷武之意.
所以這個武字當之有愧, 因為蔣介石把整
個大陸給弄丟了,不過另
外有一個諡號就不錯, 就是襄字?
因為襄自就是單純的窮兵黷武而且毫無建
樹,蠻適合的.
蔣文帝 經國 --
推行十項建設、解除黨禁與戒嚴令,堪稱
『文帝』
*意見:依照史記中的諡法: 文字為文
治, 武字為武功, 不過一
般而言,文治通常會在武功之前,應為沒有
先文治, 儲備國力,那有
錢給後面的人來武功, 武功是很花錢的.
所以身為一個收爛攤的,
不但收好而且還要使人民小康.可稱為中
興明主, 當得上一個宣字,
宣為中興之意.
李獻帝 登輝 --
任內完成政權和平轉移,『獻帝』當之無
愧
*意見:依照史記中的諡法: 獻是送亡國
者用的, 例如漢獻帝.
但是像李登輝這樣放縱宦官當政, 使用情
治單位, 治造白色恐怖.
蠻像明朝的萬曆皇,所以當一個神字當無
愧.
神乃自以為是聖人再世, 實際是一敗塗地
之意..
連哀帝 戰 --
原以為兼任總統與黨主席,但一接黨主席
就被貶為庶民 故曰『哀帝』.
*意見:依照史記中的諡法: 哀是本身無
德, 有賢人又不知任用.就讓他
鬱卒而死, 如魯哀公, 明明有仲尼生知而
不用, 死而後悔.個人覺得用一
個惠字比較恰當, 因為惠是寓意於貶,無
德而又不知民間疾苦者, 如晉惠
帝就是那個有名的『天荒無糧, 沒飯吃;
為什麼不去吃肉』的皇帝.
------------------------------------
--------------------------
※民史 扁本記
輝祖帝有二嫡子,長子戰、次子瑜。
瑜戰功彪炳,力排前朝遺老,助輝祖登帝
位,帝封其食邑廣矣!
然瑜功高震主,帝憂之,遂立戰為太子,
收瑜之封邑,釋其兵權,使無立足地也。
瑜出走,聯其舊部,欲起,帝恐之,見戰
弱,不足以抗,
遂尋在野庶子扁,令翰林院哲大夫助之。
扁原封邑於北,忤逆帝,貶為庶民,其封
邑為庶子九 ,
然南方擁之,其舊屬勢力廣矣,足以抗
瑜。
戰雖式微,餘有號召,帝以散瑜之力也,
是乎扁登高一呼,假帝之力敗瑜,遂即
位,號扁宗。
然瑜、戰之部將知悉輝祖之謀,有所不
滿,群聚京城之東景福門外,輝祖之行
宮。
眾意要求輝祖下詔罪己以謝天下,與京城
巡捕衝突對峙。
越七日,輝祖不得已乃應允之,下詔罪
己,將己兵權轉授其長子戰,
戰決意力圖中興,整編將兵,裁汰老弱,
再圖振作。
而次子瑜收其殘部,重編將士,組成新
軍,號曰親民也。
扁宗雖得繼位,但天下已成三分之勢。
戰之國民軍,扁宗之民進軍,瑜之親民
軍。
三人逐鹿中原,鹿死誰手,難分難解。
而此時北狄匈奴老江單于,與左賢王戎
基、右賢王樹狽出言恫嚇,
揚言渡西海越長城內犯中原。
------------------------------------
-----------------------------------
※《民史》扁
本紀 [前編,扁中興]
初瑜之興也,治軍嚴明,履戰皆捷,民心
震動。
帝患之,益增兵助戰。
戰性懦,遇事不能決,士卒叛者眾。
及事急,帝猶信戰也,故舊大臣圍帝諫,
請誅逆閹、放太子,以迎賢庶公子扁。
帝沈吟未答,太師以卵擊之,帝乃悟,立
斬蘇、廢戰,昭告天下。
扁之始立也,眾未服,扁乃與群臣約法三
章:
殺人者死,掖金及黑道抵罪, 朝野乃大
悅。
帝輝烏龍十一年,扁以女將蓮為帥,與瑜
軍戰北港、大甲間。
鄉間黃巾賊起兵助瑜,瑜兵勢大盛。
扁見危,親吮士卒膿瘡,於是眾皆效死,
乃大勝瑜,俘敵三十餘萬。
瑜坦裼降,扁赦其不死,封「親民侯」。
史稱「阿扁中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