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前獨自來到這拍了一些照片,沒想到在我的BLOG中變成一個點閱率極高的一篇,我想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我當時資料搜尋的好吧!!^+++++^。所以連蠍子兄前些日子要找有關桃園忠烈祠的資料時,都會找上我的網站。
這天趁著中午要去中壢和學長一起吃飯前,帶著老婆來這走一走,帶她來看看台灣保持最好的日本神社。順便帶著新相機再來拍攝一次。景物一點都沒變,事隔二年,自己拍攝的角度卻也不知該怎麼變化才好。好幾張的取景還是和之前一樣。自己跳不出自己的框框啊~不過也發現也許取影一樣,不過攝影角度差了一點,感覺就有差。也許自己的進步就在這些微的角度吧!! |
|
|
以下摘自桃園縣政府網站
------------------------------------------------------------------------------------------
桃園縣忠烈祠前身為日本人所建的桃園神社。1931(昭和6)年進入準戰爭期之後,殖民政府展開所謂的「一街庄一社」的建造神社運動,企圖以神社作為台灣全島各地的社會教化中心,以取代寺廟所扮演的社會精神中心的傳統功能,桃園神社就是在此建造神社運動下的產物。
桃園神社於1938(昭和13)年9月23日舉行鎮座祭,除了奉祀和台灣神社相同的造化三神、能久親王外,加祀掌管五穀豐收的豐受大御神以及明治天皇,並於大戰末期升格為縣社。日本時代台灣總共建造了近200座大大小小的神社,台日斷交時,政府發布『清除臺灣日據時代表現日本帝國主義優越感之統治紀念遺跡要點』,明白指示「日本神社應即徹底清除」,全台各地的大小神社在此法令之下大多被損毀,目前僅有桃園神社被完整保留。
桃園神社於1946(民國35)年6月17日改設為「新竹縣忠烈祠」(當時桃園還未設縣治),1985(民國74)年時曾一度決定要拆除重建忠烈祠,後經輿論及學界的反對及大聲疾呼,桃園縣政府改變初衷,耗資886萬元依原樣整修完成。
現存建築物有本殿、拜殿、社務所及手水舍,本殿及拜殿之形式為「流造」,特徵在於屋頂為曲線造形。手水舍為進入神社後參拜前進行儀式之處,參拜者必須拿起竹勺漱口洗手,以潔淨世俗的不淨事物,才可以到拜殿參拜。拜殿為一般信眾參拜之處,有賽錢箱及扯鈴。本殿為安置神位之處,只有於祭典時,且只有主祭者可以進入本殿。社務所則為神職人員辦公之處。
桃園縣忠烈祠的規模不僅完整,且造形雄偉,不僅其屋頂樣式有入母屋(歇山)、切妻(懸山)、唐破風等變化,而且建築配置順應地形,遂層拾階而上,極盡宗教建築的氣氛,更可貴的是建築群採用檜、杉原木,不僅保留著木材所具的溫潤美感,其不著粉飾的大木結構系統,更兼具蒼勁和樸實之美,其肅穆、祥和與親切感,是當前台灣廟宇建築中所極為罕見的,極具歷史文化價值。
------------------------------------------------------------------------------------------
Tony 之前的遊記--
20040605 桃園忠烈祠--日式神社
在進入鳥居之前一旁有個公告欄,上面貼有一份相當詳細的介紹,雖然Tony手上也有一份,不過字數實在是太多,就請有心人去的時侯自己看看吧!!^___^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