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記錄--生態攝影觀察)
20100811 賞蛙經驗分享 .
|
|
2005年我開始拍蛙,2006年就被STONE請到唉唉唉攝影社去騙錢,
2010年STONE又當上公司攝影社社長,所以又有了這次經驗分享..
沒辦法,STONE是石頭XX隊的隊長..擁有強大的惡勢力,不挺一下都不行..(但騎車騎輸他還是只會笑我太弱T_T)
上一次分享時真的很心虛,因為還算是生手..
經過了四年,雖然一樣沒有成為拍蛙界的大師,但多了不少故事可以和大家分享了!!^___^
.我如何喜歡上青蛙
既然是重新分享,大綱雖然一樣,但分享的內容還是要有所調整,不然對不起被STONE騙來的同事和朋友們。
不少人聽到我拍青蛙都會露出一臉不可置信或是噁心的表情,覺得我怎麼會想拍一點都不可愛的青蛙~
我想大部分人想到看到青蛙都是醜醜的「啾吉」..那的確是不太賞心悅目
但若是可以看到美麗的綠色樹蛙,我想一定會大改觀的。
生態那麼多種我為什麼就挑青蛙拍??
一開始當然是因為朋友..(後來還是因為朋友= =")
和拍蝴蝶、拍鳥甚至拍蛇..拍青蛙算是最簡單的生態攝影!!
不管拍那一種都要了解習性,何時會出現,會在那出現...
蝴蝶到處飛啊飛,本身就是高難度了..
而拍鳥,先花個20萬買裝備吧(老婆放話說,我若去拍鳥就不理我了T_T)
而拍蛇,光找蛇就是一大難事,且還有一定的危險性..
台灣的青蛙只有32種,若了解繁殖期和棲地,再加上有識途老馬帶領,拍青蛙可以算是最容易的,且仔細觀察青蛙後會發現他們大大的眼睛和呆呆的臉真的很可愛!!
.台灣青蛙的種類介紹
台灣目前正式的統計及發表為32種青蛙(但最近又發現一種「斑腿樹蛙」,分佈點和數量都還有待調查,未來不知會不會列入新品種!!)
目前分成四大類。
第一類是赤蛙科的成員
赤蛙科的和 蟾蜍科是最常見的蛙種,大安森林公園內可以聽到像狗叫聲的是貢德赤蛙,去年新聞報導林家花園的青蛙半夜吵死人也是貢德,另外池溏邊很容易看見的還有腹斑蛙,到了鄉下水田邊最常聽見的是澤蛙,他們外觀有些類以,多半擁有平滑的表皮、修長的身體和善於跳躍的後肢,體色常呈咖啡色、黃褐色或夾雜著綠色,在台灣共有13種。
第二類是蟾蜍科
蟾蜍大家應該都認的出來,身體上有大大小小一顆顆突起的疣,眼後還有一對大型突出的耳後腺,身上的疣和耳後腺都可分泌白色的毒液,遇攻擊時會分泌,有些禦敵的功能,在台灣只有兩種蟾蜍,平地較常看到的為黑眶蟾蜍,山上較常見的為盤古蟾蜍。
第三類是狹口蛙科
顧名思義,它們的嘴很小,頭當然也很小,所以整隻蛙看起來像個三角型,身體小但叫聲卻很響亮,像大雨過後小雨蛙就會集體嗚叫,置身其中叫聲會吵死人,分佈在台灣的有5種,目前僅有小雨蛙分佈在北部,其它四種都在中南部。
最後一類是樹蛙
也是最吸引人的蛙類,我會想拍青蛙都是因為樹蛙,綠色的樹蛙最為可愛!!^O^,他們共通的特徵就是腳趾端膨大像個小吸盤,可以很容易的在枝葉間爬上爬下,身體的顏色可以隨著環境而變深或變淺。 此類包括樹蟾科和樹蛙科,二個外型相似,但內部骨骼結構不同,因此在分類上屬於不同科。台灣的樹蟾科成員只有中國樹蟾1種,樹蛙科則有10種。
.台灣特有種青蛙介紹
特有種不等於「稀有種」,但絕對是珍貴物種,因為它們的誕生不是偶然的,不僅要經過漫長的歲月,還要特殊的地理條件。以台灣的三十二種蛙類而言,有八種是特有種,比例(25%)算是很高。其中七種屬於樹蛙科成員,這是由於樹蛙的活動力較弱,在百萬年間的冰何時期,經陸橋從中國大陸遷移到台灣之後,就定居氣候四季溫和的寶島,不再返回大陸,並因地理隔離而產生特有種。而赤蛙科、狹口蛙科、樹蟾科則因活動力強、族群量大,族群間交流頻繁,所以沒有特有種的產生。
1. 盤古蟾蜍 Bufo bankorensis
2. 褐樹蛙 Buergeri robustus
3. 面天樹蛙 Chirixalus idiootocus
4. 諸羅樹蛙 Rhacophorus arvalis
5. 橙腹樹蛙 Rhacophorus aurantiventris
6. 莫氏樹蛙 Rhacophorus moltrechti
7. 翡翠樹蛙 Rhacophorus smaragdinus
8. 台北樹蛙 Rhacophorus taipeianus
. 青蛙成長時期介紹
這一堂不是生物課,大家小學時也都有學過,這裡稍微提一下就好,青蛙的交配稱為抱接(「抱」在一起傳宗「接」代),公蛙在上母蛙在下,公蛙由母蛙後方緊緊抱住母蛙,在等待一段時間後公蛙和母蛙同時排卵和精子,卵在體外完成受精的動作,快的話卵隨即在4-5分鐘後開始細胞分裂,之後再孵出成蝌蚪,從蝌蚪變成成體的過程稱為變態(不是下流XDDD)。蝌蚪在發育中期先長出「後」腿(這題生物常考,請牢牢記住),前肢則在蝌蚪期末期才會成型藏在胸前,等到接近變態的時候才會伸出來。剛變態時前肢會擋住用鰓呼吸時的出水孔,使的小蛙自然而然地放棄鰓呼吸,完全改用肺及皮膚呼吸。同時為了適應未來完全不同的陸地生活,骨骼及消化系統也發生大轉變,而在完成變化之前,小蛙暫時無法進食。這時候小蛙如何維持生命呢?如果您觀察過蝌蚪的變態過程,或許曾注意到剛變態的小蛙還帶有尾巴,然後逐漸地萎縮消失。尾巴固然是因陸地生活不再需要而消失,但從尾巴分解出來的養份,也正好供剛變態的小蛙利用。這些巧思都是長期適應演化的結果,使得蛙類可以從 兩億五千萬年前繁衍至今,並除了極地之外,幾乎遍佈全球。
以上台灣青蛙種類、台灣特有種青蛙及青蛙成長時期介紹部分摘自楊懿如老師的青蛙學堂
.夜間觀察所需裝備
因為青蛙喜歡潮溼有水的地方,所以蚊蟲也會比較多。有機會夜間觀察時,最好穿著長袖長褲,並噴上防蚊液以防蚊蟲叮咬(不過若有噴防蚊液就要避免去碰觸青蛙)。另外若有雨鞋,穿雨鞋是最好的。青蛙多的地方也容易有蛇出現。觀察的經驗,最常看到的是赤尾青竹絲,其它如紅斑蛇、龜殻花、雨傘節也曾遇到,一般來說人怕蛇但蛇更怕我們,所以看到蛇只要不要去抓牠都會是很安全的。
另外有些蛙種(如金線蛙、台北赤蛙)比較不會在池溏邊,那就要穿青蛙裝(涉水衣)下水才有辦法拍到好照片。
.台北最佳賞蛙處--四崁水
四崁水堪稱台北最佳賞蛙處 ,除了有北部僅有的翡翠樹蛙之外,還有很可愛的台北樹蛙和中國樹蟾,台灣32種青蛙中,在這就可以發現多達18種青蛙,超過一半的數量,可請是蛙蛙天堂。以下列出我曾在此地拍攝過之蛙種 -- 翡翠樹蛙、白頷樹蛙、面天樹蛙、褐樹蛙、台北樹蛙、日本樹蛙、艾氏樹蛙、中國樹蟾,貢德氏赤蛙、虎皮蛙、斯文豪赤蛙、古氏赤蛙、拉都希氏赤蛙、澤蛙、腹斑蛙、長腳赤蛙、小雨蛙、盤古蟾蜍,另外之前也曾發現諸羅樹蛙,可以確定是遭人放養的,為了不影響當地生態平衡,目前應該都被移除了!!
.如何拍青蛙
要拍青蛙前要先學會找青蛙,不然沒有青蛙怎麼拍呢??當然跟著有經驗的賞蛙前輩去一定是事半功倍的!!有幾次經驗後就可以慢慢學著自己找蛙,如前面所說要拍之前要先了解繁殖期和棲地,舉台北樹蛙來說,他的繁殖期在冬天,雖然二子坪公園、富陽公園、中強公園和四崁水都是他們的棲地,但若是夏天去,幾乎尋不到他們的蹤影的,為什麼呢??公蛙嗚叫是為了吸引母蛙,所以在繁殖期才會鳴叫,因為青蛙體型小且保護色好,我們都透過他的嗚叫才好確定他們的位置,不然在一堆亂草之中要發現他們真是件天大的難事,會看見都算是「運氣好」,而找到後青蛙會乖乖坐在那給你拍嗎??這也是不少朋友心中的問題,一般來說赤蛙科的警覺性比樹蛙高很多,體型大的比體型的機警,像虎皮蛙就超級俗辣,常常是還沒看到蛙就聽到他跳到水裡遁逃的聲音,而大部份樹蛙類的只要不要碰觸、驚擾他,即使過了半小時再回來,他還是會在原來的位置,不過大體而言發現青蛙後都要輕手輕腳的前進,誇張的大動作都有可能把青蛙給嚇跑,記得剛賞蛙時有次小勛帶我一起去,忘了他發現什麼蛙,急著叫tony快去看..,我就「急忙」的跑過去,還沒到定位,青蛙就我給嚇跑了= =",那青蛙要怎麼拍才會漂亮??以單眼數位相機來說要配上微距鏡比較好拍,再加上外閃就可以有不錯的效果,用微距鏡不是把青蛙拍愈大就愈好看,適當的留「黑」或帶入週遭環境也不錯,也可以拍頭部、眼睛、腳趾特寫,全身記錄照也拍幾張,還有不要一昧的俯拍,試著蹲下來,甚至趴下來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幾位拍青蛙的朋友都說:「要拍就不要怕髒」,所以為了有好照片,常常搞的全身髒兮兮的^^(2006年幾位朋友還因為拍蛙拍蛇而上報,因拍照的姿勢被稱為台灣忍者龜,http://photo.froghome.tw/phpbb/viewtopic.php?t=1132,http://blog.yam.com/ziming/article/9895962),此外為了讓照片更上層樓,幾位朋友不滿足於單閃的效果,利用離閃、多閃來讓照片更為出色,若有朋友同行,有時還可以利用手電筒拍下青蛙在葉子上的剪影,也是很不錯的!!
Tony在去年才完成32種青蛙的拍攝,那算是大功告成了嗎??並沒有...,生態攝影與觀察是一條永無止盡的路,有些我只拍過一次,很多蛙種在拍攝上都還有很大進步的空間,而一般來說第一目標是能親身記錄32種成蛙,但還有卵、蝌蚪、小蛙可以記錄呢,除此之外公蛙和公蛙間的打架、公蛙與母蛙的抱接產卵的畫面也都是難得一見,甚至還有不同蛙種亂抱的...仔細觀察後會發現青蛙很多很好玩的動作,另外要拍攝青蛙的嗚叫也是件不容易的事,一般來說青蛙受到干擾後就不大願意嗚叫,得耐心在一旁等侯,有時甚至要把手電筒關閉才行,記得有次在四坎水準備要拍攝面天樹蛙的泡泡,正十足專心的等待叫聲時,忽然有人拍了一下我的肩膀,那時月黑風高的,真是差點被嚇死...(那也是一位蛙友,經過我身旁時好奇的想知道我在拍什麼!!),不過若遇上繁殖期大爆發時,因競爭很激烈,公蛙根本就不會理是否有威脅者,為了引起母蛙注意還是會在我們面前不停的叫,不過這種機會相當難得,也不是什麼蛙種都會出現大爆發的情況。
.愛小孩的艾氏樹蛙
台灣32種青蛙中艾氏樹蛙算是其貌不揚,但他是唯一會護卵的蛙,TONY在2007年拍到艾氏樹蛙嗚叫時的泡泡,也找到東海大學生命科學系陳怡惠小姐撰寫有關艾氏樹蛙護卵行為的文章,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連結過去看看!!http://www.tonylee.idv.tw/tony/mylog/image/2007/0519B/
.生態保育與生態攝影相關網站
生態保育和生態攝影在方某方面有一定的衝突。不過只要在觀察攝影時不要造成過度的干擾,我想都是ok的。因為喜好攝影而拍攝生態,更應該存著一顆保育的心。
最常遇見的問題就是用閃燈來拍蛙是不是會造成青蛙視力的傷害!!
我自己認為用閃燈來拍攝一定有某種程度的干擾,但在拍出美美的照片之後能讓更多人可以欣賞到可愛的青蛙,更進一步能了解牠、愛護牠,我想這點干擾的程度是可以接受的。
有關拍青蛙用閃光燈好不好??徵得Hoher的同意後轉貼如下:
( 原文的網址:http://hoher.idv.tw/plog/index.php?op=ViewArticle&articleId=64&blogId=1 )
----------------------------------------------------------------------------------------------------------------------------------------------------
*阿敏網友提出的問題如下
拍青蛙時你想過嗎?
如果在全然漆黑的夜晚,突然有人向你的眼睛發射強光,你感覺如何?青蛙也是一樣的,我們的手電筒或閃光燈對青蛙的眼睛是一種傷害,包括本人在內,看到可愛的青蛙忍不住都會猛按快門,尤其一人照完後面還有人排隊,也難怪當有一系列作品發表時,都不難觀察到青蛙的瞳孔愈來愈小,然後一副很疲累的樣了。在此,期勉自己與各位大大往後在拍青蛙時,同一隻青蛙只拍個二三張就好了,以免傷了牠們。附上同一天拍的同一隻中國樹蟾,各位大大參考參考嘍。
*這是小青的回答如下
呵∼偶想動物的眼睛應該都一樣∼∼∼∼∼∼∼∼∼∼∼∼
在亮處,瞳孔自然會慢慢縮小...
可素被燈照到會很累??!!偶還素第一次聽到溜..
但不可否認的,對著青蛙長時間的拍照
一定會有某種程度上的干擾
突然的強光,是一定不可行的
所以偶們都不用閃光燈,只是用手電筒補光的
而且還要注意到蛙蛙們
會不會被手電筒照到很熱呢?
還有偶們絕對很避免用手去碰觸它,因為避免細菌感染..
青蛙們都是大近視,所以光線對它們來講
並沒有很大的意義
之所以選擇會在夜裡出現,是因為它們的皮膚喜歡潮溼冰涼的空氣
偶們都喜歡青蛙,
認識青蛙.觀察青蛙.拍攝青蛙也有很長的一段時間了!!
要如何避開傷害青蛙..
也都有一定程度的了解,所以請阿敏放心唷!!
但為求慎重與不必要的口水戰,我們會再請教楊懿如老師的∼∼∼∼∼∼∼∼∼
也謝謝你仗義直言,為蛙請命
下次我們會更小心謹慎的∼∼∼∼∼∼∼∼
感謝蛙蛙們,讓我們拍到許多的好相片
p.s.看到你的網站中出現阿蛙的相片,你們是好朋友嗎???^^
也很高興認識了您這麼一位愛蛙的朋友唷!
下次可以一起去拜託小青蛙們^^
*hoher回答如下
以下是我請教一位蛙友(winsun)時他回覆的答案:
關於青蛙的瞇瞇眼問題...我覺得亮光應不是直接關係..
我的經驗是..
1.會瞇瞇眼的幾乎都是樹蛙,尤其是白頷.莫氏.日本等....
2.如果你有近距離花時間觀察過,在照明不變的情形下,你會發現牠們眼睛會由大變小再由小變大.如此復始變化,...
3.抱接時的雄樹蛙,眼睛常常是瞇成一條直線的...
另外青蛙的視覺其實是很差的,牠們無法看清整體,只能約略看到外觀輪廓,因此從牠眼前飛過的小蟲牠會張口吃,
但停在牠眼前的小蟲牠卻幾乎視而不見,只因為牠對會動的東西比較敏感....
因此要觀察青蛙時放慢速度.放輕腳步(尤重要).是不二法門...
另外青蛙為什麼多會在黑夜出來活動?
不是因為怕光的關係,而是因為牠們皮膚非常需要保濕,
白天的大太陽不利牠們保濕,所以才會選在晚上出來活動...
也因此即使在大白天的雨中(後)會有很多青蛙大量出來活動,
也就很容易理解了...
當然亮光對任何動物不可能沒有影響,但其影響可能不是盡然如你我所想的.....
*青蛙小站回答如下
閃光燈是否會影響青蛙視力,可能還沒有人真正研究過,只好用推論的方式來猜想。
就人來看,直視閃光燈,會一下耗掉視網膜細胞內的感光物質,而會暫時眼前一花看
不到東西,但很快的感光物質又會還原,就恢復正常視力了。青蛙的眼睛並不如人類
精細敏感,人眼不會有問題,我猜想蛙眼應該也不至於有永久的傷害吧。
蛙眼最重要的功能是定位、捕食。曾經因為研究的需要,我用閃光燈對實驗室的青蛙
連續拍攝交配產卵的過程,事後這對蛙生活並未受影響,仍然很俐落的捕食麵包蟲、
果蠅。所以我的結論是閃光燈應該是對他們沒有不能恢復的傷害,但我還是很同意你
的作法,能不用就盡量不用,以避免過度驚嚇他們。
青蛙學堂站長 李鵬翔 92-11-05
.推薦的網站及書籍
楊懿如老師的青蛙學堂
青蛙小站
Hoher的個人blog
小勛的個人blog
Winsun的個人blog
Neo老書的個人blog
阿蹲的個人blog
志明的個人blog
小黑的個人blog
楊懿如老師的賞蛙呱呱叫
楊胤勛的賞蛙地圖
台灣兩棲爬行類圖鑑
外部連結
|